华界先驱报江西讯(江西服装学院 中国晨报全媒体记者 刘树军)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的“大思政课”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。7月初,江西服装学院“红色绣花针”社会实践队,踏入井冈山市柏露乡柏露村寻“柏露”红根,传柏露红基。
忆往昔 “围魏救赵”解危局
来到柏露会议旧址,柏露村江传亮书记向实践团队深入地讲解了柏露会议历史。面对湘赣敌军的第三次“会剿”,毛泽东定策“围魏救赵”,彭德怀、滕代远力排众议,毅然守山。还讲到,“这一位是我的爷爷江昭明,先后任柏露乡、第三区工农兵政府主席,我的爷爷曾一个人上山挑土匪窝,最终山上十二位土匪被他感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……”江传亮是柏露村党支部书记,身为红三代的他讲起爷爷江昭明时,脸上的自豪与喜悦不禁让人动容。生于斯长于斯的“柏露会议精神”,深深刻在群众那颗炽热的内心,时刻引领着像江传亮书记一样的建设者,在这片红土地上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砥砺奋进、织画柏露新时代华章。
在江传亮书记的带领下,队员们来到以红为“基”的柏露革命历史展览馆和VR体验等革命纪念场所,其场所主动融入全市红色教育精品路线,成为了红色教育的“热土”,年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次。忆往昔比今朝,柏露村以自己的勤奋及历代人民的守护,历经在红色文化守护下的一次又一次蜕变,向研学者展现了柏露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,走好柏露乡村振兴的新时代长征路。
寻足迹 “不灭印记”悟初心
实践队员来到江传亮书记的家中,观看江昭明爷爷留下来的革命旧物。看着这一页页丰富的文字记载,一张张充满岁月痕迹的图像,讲述了这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,它们共同承载着革命历史的艰难险阻,展现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、敢为人先、为民奋斗的光辉形象。一个个红色地标,一段段感人的历史,一张张泛黄的照片,一个个动人故事,再次让队员体悟到一个百年大党如何在苦难中历尽艰辛、在奋斗中缔造辉煌。一字一句,一张一页都激励着实践队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,激发着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,鞭促着青年在强国建设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勇当先锋队、突击队。
在柏露会议旧址旁的纪念广场,实践队预备党员举起右拳,重温入党誓词,入党誓词回响在心间,凝心铸魂筑牢根本,教育引导青年党员经受思想淬炼、精神洗礼,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。
徘徊于此,看得是昨天,想得是明天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结合新的时代条件,凝心聚魂筑牢根本,以青年之力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,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。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,我们清楚地明白不管公办,还是民办,都是党办,要以主题教育为指导,以学校“三步走”战略目标为指引,围绕学校申硕中心任务,立足学生本职,聚焦能力提升,把知识学习好、储备好,把本领锻炼高、磨砺强,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,助力学校开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,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。
关注华界先驱报微信公众号